pro-talentorgApr 292 min音樂的治愈力音樂不只是閒時聽一聽來消遣,或是用來減壓舒緩情緒,更多研究驗證著音樂對大腦疾病的治愈力,柏金遜症是其中一種。 柏金遜症是繼阿滋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之後最普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柏金遜症患者除了肢體活動(如手腳震動、肌肉僵硬、動作遲緩等)受影響外...
pro-talentorgMar 251 min疫境的最佳防禦長時間的抗疫生活令不少人的心理健康質素下降,焦慮感增加,生活滿足感降低。疫境當前,您會做什麼以保身心健康?戴口罩?做運動?留家中?吃有營養的食物? 英國有一項研究,訪問了138名18-68歲的成年人,評估他們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整體安康(well-being)指數與一些對身心健...
pro-talentorgFeb 252 min活躍好動就是多動症?雖然許多患有多動症的兒童是非常精力充沛,但不能只靠兒童的好動特徵來作診斷。在進行診斷時,兒童必須具備長期調節活動水平的能力問題,以及抑制和控制衝動的能力受損。分辨多動症與較活躍好動的正常小孩的關鍵在於他們有沒有功能障礙或學習障礙。...
pro-talentorgJan 281 min新冠後的「腦霧」新冠疫情已肆虐全球兩年,至今累計三億六千多萬人確診。縱然很多患者都能治癒,但它的後遺症仍有待探討。 最近有研究數據指出,在約二千七百名受訪新冠肺炎病癒者中,62%人士於出院後最少三個月表示有新冠肺炎引致的長期綜合後遺症(徵狀包括疲勞、呼吸困難、肌肉疼痛、失眠、咳嗽、胸口痛、...
pro-talentorgDec 24, 20212 min憤世嫉俗的人有更高風險患認知障礙症?具有憤世嫉俗性格的人會較容易相信別人的言行是出於自私的動機,對人抱持高度懷疑的態度。簡言之,這類型人的思想是較負面的。有研究指出,憤世嫉俗者可能比起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認知障礙症。 在2014的一項研究中,622名平均年齡為71歲的健康社區長者接受了認知障礙症檢測,並利用問卷調...
pro-talentorgNov 12, 20212 min不再自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及早介入對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的成長發展有莫大幫助,但實際幫助有多大呢?最近有一項研究指出,引導家長改善呈現自閉症特徵的幼齡孩子的社交溝通技巧有助減低孩子日後被確診自閉症的機率。 自閉症譜系障礙在早期發育階段已呈現,但一般要到三歲才會被診斷出來。可是,幼兒的大腦...
pro-talentorgOct 8, 20212 min孩童左右腦的神奇能力一般成人的言語處理集中於左腦的布洛卡區(Broca’s area),但也有小部份成人運用右腦處理言語。更有成人同時運用左右腦來處理言語,這情況被稱為非典型的腦功能側化(brain lateralization)。 有研究發現,因中風而導致左腦語言區受損的四歲小孩,言語處理的...
pro-talentorgSep 10, 20211 min睡眠可替大腦大掃除?睡眠不單只能讓身體休息,使人回復精神,更對維持大腦健康有莫大益處。好好的睡一覺,可助大腦清除有害的腦內物質,尤如替大腦大掃除,使大腦起了修復作用,有助鞏固記憶等大腦功能。 在2013年有動物研究指出,睡眠讓大腦有機會進行自我清理。研究員發現在睡眠狀態下的小鼠會有更多的大腦液...
pro-talentorgAug 6, 20211 min音樂使學習更專注? 寧靜的環境對許多人來説可能是最佳的學習環境,但對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ADHD)的學童來說又是否如此? 有研究邀請45名患有ADHD的學童及35名正常發展學童進行閲讀理解實驗後發現,比起在寧靜的環境下完成閲讀理解課題,患有ADHD的學童在有背景音樂播放的環境下表現更...
pro-talentorgJul 30, 20211 min上網習慣與焦慮有關? 曾聽說有家長會用手機發訊息給同一屋簷下在房內的孩子,叫喚他們出來吃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逐漸轉移到網絡世界中。網絡世界確實帶給人獲取資訊和人際溝通的方便,可是每天花太多時間上網或使用電子通訊究竟是利、是弊?...
pro-talentorgJul 23, 20211 min綠色空間有助舒緩ADHD症狀 暑假來臨,家長不妨考慮多和孩子親親大自然,可能孩子會因此而呈現出乎意料的改變。 有研究訪問了四百多位家長,看看他們5-18歲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孩子的症狀和日常玩樂的環境有否關連。研究發現,多於戶外綠色空間遊玩的孩子的ADHD...
pro-talentorgJul 16, 20211 min青春期的大腦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不少人認為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和大腦發展會變得越來越好。可是,研究發現青春期的另一面。 有研究發現,處於青春期開端約10-12歲的孩子們在一項辨別情緒形容詞和面部表情的練習中所需的時間,較進入青春期前的兒童更長。進入青春期約13歲之後,青年人辨別情緒形容詞和...
pro-talentorgJul 9, 20211 min暑假怕孩子成績退步?暑假即將到臨,相信有家長曾擔憂孩子在暑假中沒有機會上課,學業會有所倒退,未能適應新學年學業上的要求。奧地利就有研究探討這個疑問。 該研究追蹤高小和初中的學童,在暑假前、暑假後、和新學年開始9星期後,進行算數、讀句和串字的測試。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經歷九個星期的暑假後,算術和...
pro-talentorgJul 2, 20212 min耍耍太極下下棋 研究發現,運動及認知活動組合有助長者維持及提升大腦功能,減低認知障礙症的發病機會。 研究共有555位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參與,平均年齡75歲。他們被分配入四個組別進行以下特選活動訓練: 1. 社交活動,如小組聚會、茶聚、看電影等; 2....
pro-talentorgJun 25, 20212 min讀甚麼故事書? 與子女一同閱讀圖書,相信是不少父母的親子活動。如此寶貴的親子時間,若可選對書令子女從中得益更多,相信是很多父母的盼望。有研究發現,採用不同類型的書籍來講故事會影響家長給子女說故事時的分享模式。 研究使用了兩款圖書 – 一款在每頁有被單獨畫出的動物配以白色背景、另一款則有連貫...
pro-talentorgJun 18, 20211 min社交失樂社交失樂,泛指對從社交活動衍生的樂趣慾望降低。有社交失樂的人,常會情願獨處而不想交際,對友誼失去興趣和情感抽離。社交失樂這癥狀也常見於自閉症、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 有研究招募了二百多位患有自閉症和六百多位沒有患上自閉症的兒童及青少年,由他們的家長觀察並記下他們子女有...
pro-talentorgJun 11, 20211 min毛孩與小孩 與動物互動是有效減低小孩精神負擔的方法,但對小孩有何具體益處? 有研究招募了78位年約10-13歲的小孩,給予他們適度壓力後,再把他們隨機分到以下3個情境:(1)與素未謀面的小狗自由地互動15分鐘;(2)得到一張柔軟的毛毯作為觸感的刺激,紓緩壓力;或(3)只等候15分鐘的控...
pro-talentorgJun 4, 20212 min家長的過度保護與孩子的過度活躍有關?過度保護的家長和過度活躍的小孩,兩者有關係嗎?全球大約有一成嬰兒未「足月」(即懷孕未滿 37 週)便出生,其中近八成半屬於輕度早產(懷孕滿 32-36 週)。雖然輕度早產嬰兒和足月新生兒看起來分別不大,但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輕度早產嬰兒可能有更大風險呈現社交情緒、認知能力等...
pro-talentorgMay 28, 20211 min如何幫助ADHD孩子做功課?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青少年常常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做功課」環節特別讓家長感到頭疼。他們難以集中於需時長、慢速且沉悶的功課,以致功課成績欠佳,更不時忘記做功課、交功課。學業上他們經歷著重複的挫敗,我們如何幫助他們?...
pro-talentorgMay 21, 20211 min人類的好朋友 寵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甚至有治療犬可以幫助人們舒緩壓力,相信大家都有所聽聞。可是,原來家中飼養寵物竟可影響患有高功能自閉症的青少年的情緒和交友狀況? 有一項研究探討了家中飼養寵物會否影響患有高功能自閉症的青少年的情緒和社交適應能力。研究員邀請了73名家中有飼養寵物的高功能自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