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alentorgFeb 252 min活躍好動就是多動症?雖然許多患有多動症的兒童是非常精力充沛,但不能只靠兒童的好動特徵來作診斷。在進行診斷時,兒童必須具備長期調節活動水平的能力問題,以及抑制和控制衝動的能力受損。分辨多動症與較活躍好動的正常小孩的關鍵在於他們有沒有功能障礙或學習障礙。...
pro-talentorgNov 12, 20212 min不再自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及早介入對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的成長發展有莫大幫助,但實際幫助有多大呢?最近有一項研究指出,引導家長改善呈現自閉症特徵的幼齡孩子的社交溝通技巧有助減低孩子日後被確診自閉症的機率。 自閉症譜系障礙在早期發育階段已呈現,但一般要到三歲才會被診斷出來。可是,幼兒的大腦...
pro-talentorgOct 8, 20212 min孩童左右腦的神奇能力一般成人的言語處理集中於左腦的布洛卡區(Broca’s area),但也有小部份成人運用右腦處理言語。更有成人同時運用左右腦來處理言語,這情況被稱為非典型的腦功能側化(brain lateralization)。 有研究發現,因中風而導致左腦語言區受損的四歲小孩,言語處理的...
pro-talentorgJul 16, 20211 min青春期的大腦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不少人認為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和大腦發展會變得越來越好。可是,研究發現青春期的另一面。 有研究發現,處於青春期開端約10-12歲的孩子們在一項辨別情緒形容詞和面部表情的練習中所需的時間,較進入青春期前的兒童更長。進入青春期約13歲之後,青年人辨別情緒形容詞和...
pro-talentorgJul 9, 20211 min暑假怕孩子成績退步?暑假即將到臨,相信有家長曾擔憂孩子在暑假中沒有機會上課,學業會有所倒退,未能適應新學年學業上的要求。奧地利就有研究探討這個疑問。 該研究追蹤高小和初中的學童,在暑假前、暑假後、和新學年開始9星期後,進行算數、讀句和串字的測試。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經歷九個星期的暑假後,算術和...
pro-talentorgJun 25, 20212 min讀甚麼故事書? 與子女一同閱讀圖書,相信是不少父母的親子活動。如此寶貴的親子時間,若可選對書令子女從中得益更多,相信是很多父母的盼望。有研究發現,採用不同類型的書籍來講故事會影響家長給子女說故事時的分享模式。 研究使用了兩款圖書 – 一款在每頁有被單獨畫出的動物配以白色背景、另一款則有連貫...
pro-talentorgJun 11, 20211 min毛孩與小孩 與動物互動是有效減低小孩精神負擔的方法,但對小孩有何具體益處? 有研究招募了78位年約10-13歲的小孩,給予他們適度壓力後,再把他們隨機分到以下3個情境:(1)與素未謀面的小狗自由地互動15分鐘;(2)得到一張柔軟的毛毯作為觸感的刺激,紓緩壓力;或(3)只等候15分鐘的控...
pro-talentorgApr 9, 20211 min電視有損親子溝通? 「最好不要讓孩子看那麼多電視」 – 這樣的話語我們聽得頗多。但是,成年人在和孩子相處、遊玩時,也應關上電視,這樣的說話你可聽說過?有研究發現,家長在和孩子相處時開着電視,亦會降低親子時間的溝通質素。 在美國的一項實驗,請來家長和他們的1-3歲子女,看看家長在和子女相處時會否...
pro-talentorgMar 5, 20212 min疫情下學習「同情」 眼見他人落於不幸,心有不忍而想施以援手-同情心(Compassion),原來早在幼兒階段已萌芽:研究發現,6個月大嬰孩較偏好會幫助他人的角色,而且觀察幫助物和阻礙物時,腦神經活動也會有所不同。疫情下,家長如何幫助小朋友發揮同情心,實行「童」心抗疫?研究建議由自身出發,推己及...
pro-talentorgJan 1, 20211 min停課下的生活世界各地受疫情影響,史無前例地長時間停止面授課程,香港亦不例外。小學生和中學生都紛紛以網上授課形式上學,不再如以往般返校與同學見面,這對他們會有着怎樣的心理影響呢?於是,最近就有研究者探討停課下青少年的心理狀況。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十四至十八歲的青少年都憂慮新型冠狀病毒會影...